第十七届中国智慧都市大会在长沙召开
科技日报记者都芃
7月18日至19日,第十七届中国智慧都市大会在长沙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国测绘学会、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中国遥感委员会共同主办,以“推进都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促进智慧都市高质量进展”为主题,汇聚政界、学界、业界3000余人,共话全域数字化时代下智慧都市进展之路。
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吴海洋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近年来,自然资源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把数字化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积极支持智慧都市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基础测绘与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组织完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建成全国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成“乾坤图”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国土调查云等一大批数字化重点工程和典型应用。
近年来,我国都市进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人均居住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都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升,新型城镇化战略得到深入实施。越来越多都市正将智慧都市建设作为将来进展战略和工作重点。针对下一时期智慧都市进展,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智慧都市大会发起人赖明建议,要强化智慧都市顶层建设,完善新型数字都市基础设施,深化都市数据融合应用,优化新型智慧都市生态,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在智慧都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本次会议的主办方之一为中国测绘学会,该学会理事长宋超智认为,当前,我国智慧都市建设历经探究、提速和深化,正昂首阔步迈向高速进展新时期。他表示,中国测绘学会将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科技社团的组织优势与智力优势,加快推动高水平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自立自强,以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有力支撑智慧都市建设高质量进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会长、本届大会主席周成虎在会上表示,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元宇宙等一系列新技术快速进展背景下,作为人类文明承载地,都市将面临新一轮更新,需要有更好的智慧平台来推动都市经济社会进展,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以及全球可持续进展。
“从2001年第一届大会在广州举办,到今年的第十七届,我几乎都参加了。”不久前刚刚获得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对智慧都市的理解更加深刻。他认为,智慧都市进展差不多走到时空智能与数字孪生的新高度。他从时空大数据与时空智能、数字孪生的智慧都市及其特点、数字孪生智慧都市的应用三个方面分享了他对于智慧都市的研究成果。
中国智慧都市大会作为我国智慧都市领域品牌历史久、规模层次高、行业覆盖广的学术盛会,自2001年首届在广州召开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六届,见证了我国都市数字化转型进程。作为智慧都市领域的重要平台,大会致力于打造高水准、高品质的行业聚会,推动政府、产业、学术等各界深入交流,为中国智慧都市进展贡献力量。本届大会在为期两天的日程中共设置17场分论坛,并同步发布《智慧都市建设年度发展报告2023》。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