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影像链接|这些身边事,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时间:2025-03-07 10:46:49 推荐 729

家事国事天下事

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

从孩子能有优质教育

到年轻人能有更多发展机会

再到老人能有贴心的养老服务

一个个朴实的愿望

饱含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5年全国两会如期而至

翻阅今年的

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可以发现

紧扣民生需求体现得更加鲜明

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

百姓关心的身边事

正是代表委员关注的民生议题

一条条务实建言

一项项具体举措

代表委员们肩负人民重托

传递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反映百姓各方面期盼和多层次需求

2025年2月23日,云南省宣威市普立乡尼珠河村的小学生们乘坐空中缆车去学校。尼珠河村是一个藏在峡谷中的小山村,从前,住在山谷的学生从谷底通往山顶往返一趟近6个小时。如今,孩子们先乘坐六七分钟景区观光车,转乘观光电梯垂直爬升268米,再换乘空中缆车爬升200余米,加上步行,半小时就能到学校。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2024年9月7日,在安徽艺术学院,盲人考生郁晓楠(中)在妈妈孙如奥的陪伴下办理入学手续。她被音乐表演专业录取,希望实现当特教老师的梦想。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2024年12月18日,孩子们在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团洲学校内学习。当年7月,团洲乡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发生决口,团洲乡绝大部分被淹。灾情发生后,各级党委政府组织救援力量全力抗洪救灾,推动灾后重建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让灾区群众生活步入正轨。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

2025年1月21日,孩子们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钟屏街道为务工人员子女打造的爱心托管中心玩耍。近年来,当地将“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兴建产业园区、引入用工企业、畅通就业渠道等方式,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2025年2月14日,“乐业上海优+”行动——2025年上海市春季促进就业综合性大型招聘会在上海体育馆举行。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2025年2月19日,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老年养护院,全国人大代表格西王姆带领老人们一起做保健操。格西王姆是马尔康市老年养护院院长。这位从护工成长起来的“90后”基层代表,16年来一直忙碌在养老服务一线。新华社记者王曦摄

2024年10月25日,在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城正街街道三义井社区,学员在二胡课上练习。近年来,雨湖区为丰富“银发一族”的文化生活,开办老年学校17家,开设班级80余个。新华社记者陈泽国摄

2024年7月24日在广州市荔湾区的南源街道长者饭堂内拍摄的菜品。饭堂内饭菜在口味上注意贴近本地特色,价格设置合理。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上海静安区彭一小区非成套旧住房改造项目工地(无人机照片,2023年5月25日摄);下图为该项目建成后的景象(无人机照片,2025年2月28日摄)。近年来,上海市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让“老房子”变成更宜居的“好房子”。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2025年1月17日拍摄的上海虹桥人才公寓的房间内景。上海“青年驿站”以高校应届毕业生为重点服务对象。符合条件的青年可申请在“青年驿站”享受单次不超过3天的免费住宿,全年累计不超过15天。截至2025年1月17日,遍布全市的上海“青年驿站”点位数达到89个。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民生无小事

点滴见初心

期待两会的“民生清单”

不断转化为百姓触手可及的“幸福清单”

策划:赖向东郑卫鱼澜

统筹:宋为伟徐亮

制作:陈朔杜潇逸胥晓璇孟丽静刘茜

新华社摄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