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舞山河耀沧州 多元互鉴共促文化交融
中国经济网沧州5月2日讯(记者宋雅静)2025年“五一”假期,中国(沧州)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以下简称“中国大运河非遗馆”)成功举办以“狮舞山河耀沧州”为主题的系列非遗体验活动。
此次活动由沧州市委宣传部、沧州市大运河文化发展带建设办公室、沧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指导,沧州大运河展馆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北京浦江泛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支持。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武术之乡和狮舞重镇,沧州以澎湃热烈的文化风采,在劳动者的节日里奏响了非遗传承与时代奋进的交响曲,让“狮城精神”在新时代春潮中再度腾跃。
活动邀请了徐水、沧县、佛山等地南北狮舞团队同台献艺。北狮团队带来了“群狮狂舞”“狮子滚绣球”等刚劲豪迈的传统表演,雄浑威武间展现北派狮艺的豪迈风骨;南狮团队则献演了“群狮报喜”“步步高升”等高桩绝技,融合岭南武术与民俗精粹,步步腾挪间尽显南狮灵动神韵。每日特别编排的“南北狮齐舞”环节,北派雄风与南狮腾挪交汇共振,奏响了一曲震撼心灵的文化乐章。
活动期间,一位融合机械美学与东方传统元素的神秘嘉宾——机械狮“笨笨”惊喜登场,机械身姿与狮舞神韵交相辉映,电光流转间,传统与科技碰撞出璀璨火花,成为五一期间非遗馆最具人气的打卡焦点,展现了沧州文化创新的蓬勃生命力。
同时,馆内全新打造的“赛博狮头”打卡装置,以电路脉冲为视觉语言,融合传统狮头图腾与霓虹光效,营造出赛博世界中的“机械祥瑞”,为假期游客带来一场身临其境的视觉冲击与未来畅想。
馆内同步推出“寻章探狮·集章有礼”活动。游客在各展厅完成打卡集章任务,即有机会获得限量版十二生肖冰箱贴,在互动娱乐中体验非遗魅力,收获假日好礼。
此外,佛山醒狮团队在非遗馆正门设立了“醒狮迎宾”打卡区,游客可与醒狮亲密互动、拍照留念;馆内同步开设舞狮基础动作教学,由国家级舞龙舞狮一级教练员现场指导,零距离传递非遗技艺的生命力与感染力。
在狮舞表演之余,展馆同步推出“中华舞狮图鉴”专题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梳理全国14种地域代表性舞狮流派,跨越山河,追溯千年脉络。观众行走其间,得以深刻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与创造精神,在艺术与历史的长河中体悟狮舞的生命力与精神火焰。
舞狮自古承载着驱邪祈福、奋发图强、团结协作的文化寓意,是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象征。在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里,沧州以雄狮腾跃的力量致敬奋斗,以千年传承的艺术礼赞拼搏精神,展现出这座狮城在新时代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中国大运河非遗馆作为沧州文旅对外展示的窗口,历史上,南北武术在这里交融并蓄、落地生根,现如今,南北雄狮在这里风云际会、云蒸霞蔚,恰似千年漕运文化中南北交融的历史重现。运河水流淌着文化交融的基因,舞狮魂滋养着非遗传承的土壤,这场南北狮艺的交流,既是对“河海狮城·文武沧州”城市特质的生动诠释,更是对中华狮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深度呈现。
高清组图:
北派狮舞表演,雄狮腾跃,技艺惊艳,吸引大批观众驻足喝彩,彰显北方狮艺的力量美与文化底蕴。(主办方供图)
南北狮齐聚共舞,AI“机械狮”惊喜登场,大狮小狮联袂献艺,引爆全场热潮,展现传统非遗与未来科技的创意融合。
南狮腾挪跳跃、登高采青,贴近观众、互动感十足,赢得现场观众热情围观与阵阵掌声,让醒狮文化在欢乐氛围中走进大众视野、收获广泛喜爱。(主办方供图)
游客现场体验木版年画印制技艺,亲手拓印“年年有余”等传统吉祥图案,感受非遗之美。(主办方供图)
“古彩戏法”传承人现场教学,引发小观众热情围观,传统民间技艺在沉浸互动中焕发新生机。(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