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苏杯四连冠 国羽以老带新稳中求进
本报乒羽记者李婷
从2019年的南宁到2021年的万塔,从2023年的苏州到2025年的厦门,中国羽毛球队再一次完成了苏迪曼杯四连冠,洛杉矶奥运周期的首次大赛,国乒以老带新成绩斐然,稳扎稳打之下已然昂首迈出新征程。
再往前数,2017年秋风萧瑟的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处在职业生涯尾声的奥运冠军谌龙和张楠/傅海峰决赛拿到两分,但首次参加苏杯的何冰娇、陈清晨、鲁恺/黄雅琼为年轻付出了代价,中国队2比3不敌韩国队,无缘制造苏杯历史的七连冠。
但自那之后,中国队就再也没有将苏杯冠军旁落过。上届苏杯,中国队有过一帆风顺的小组赛、有过跌宕起伏的半决赛、有过轻松获胜的决赛,成功在苏州的家门口赢得三连冠。转年后的巴黎奥运会,国羽也收获两金三银的好成绩,接着雄霸世界羽坛。
这一次,苏杯的比赛接着在家门口厦门打响,但苏杯的奖杯还会接着留在周围吗?答案是交由新一代国羽阵容来书写的。这套阵容里,有陈雨菲、黄东萍、陈清晨、贾一凡四名奥运冠军,有他们四人再加上石宇奇的五名连续五届入选苏杯阵容的功勋老将,而更多的,依然蒋振邦、魏雅欣、翁泓阳、陈柏阳、刘毅、郭新娃如此的苏杯新人。
五朝元老中,陈清晨自巴黎奥运会后鲜少参加国际比赛,贾一凡则依旧征战各级赛场,二人尽管前行的脚步并不一致,但苏杯还是携手,雷打不动的“凡尘”组合在小组赛有过登场。能够想见,将来的女双赛程,“凡尘”是打一场少一场,但他们留下的经典和精神,以及贾一凡依旧拼搏的征程都会延续。
黄东萍的搭档从王懿律到冯彦哲,不变的是她在场上的能力与激情,她把决赛里裁判不合理的判罚化作更具有动力的拼杀,她把年轻的冯彦哲从毛毛躁躁的新手带成了此时稳准狠的最佳拍档,每一次的出场,有黄东萍,算是安心的保障。
陈雨菲的五届苏杯,从第一届的小跟班,到之后三届的铁血一单,再到这一次排名掉到王祉怡和韩悦之后名义上的“三单”,还是是中国女单最值得信赖的队员,巴黎奥运会后的休息调整,让她拥有了重新奔赴洛杉矶的决心,回到赛场,她的心态更稳定专注,半决赛击败山口茜拿下关键一分就证明她依旧在世界之巅。
石宇奇赛前躯体状况一直没有恢复到最好,但来到赛场,就恢复了“苏杯战神”的样貌,打不动了再顶一顶,喘不上来了再坚持一下,总是在赛后用玩笑一笔带过艰难的局面,而他的云淡风轻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老将不老,无需更迭,年轻一代并不鲁莽,已在飞速成长。而真正经过苏杯成长起来的算是冯彦哲。两年前半决赛失误颇多的这个大男孩,这一次五场比赛打得自信而坚决,决赛与韩国一役,他不是这个只能依靠东萍姐的新人,也是彻底能够独当一面的熟手了。
刘圣书/谭宁和梁伟铿/王昶,两年前都依然羽坛新生代,是国羽苏杯上的年轻面孔,而经过巴黎奥运会的银牌,他们差不多成长为国羽在女双和男双项目上的一双,“圣坛”在决赛的一锤定音酣畅淋漓,“梁王”尽管淘汰赛“躺赢”,但00后的年轻组合后让国羽的双打充满着更多的可能。
王祉怡决赛尽管输给安洗莹,但她还是有机会,李诗沣、魏雅欣、蒋振邦、陈柏阳、刘毅尽管没有太多上场机会,但只要登场就全力展示出自己的能量,这是属于国羽年轻一代的实力与希望。
五个单项中,混双每次首盘出战基本上稳稳的幸福,还是是国羽最强保障;女双“圣坛”之外,贾一凡或许和张殊贤能有更多的可能;男双除了“梁王”,小将还需大踏步前进;男单石宇奇越来越强,但单项赛上以及更多的场合不能只靠他一人;女单安洗莹的确很难打败,但陈雨菲、王祉怡、韩悦还在追赶的路上。
韩国、日本、印尼、丹麦、泰国还是在不同单项上具备不同的竞争力,中国队面临的围剿只多很多,但团结一心之下、个人奋进之中,国羽新周期差不多迈出了坚实的脚步。
来源:体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