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赠台大熊猫状况不佳躺地进食
熊猫四肢粗短,为黑褐色。尾长、较粗而蓬松,并有12条红暗相间的环纹,据悉大陆赠台大熊猫状况不佳躺地进食,这是如何一回事呢?大熊猫睡觉时刻和进食时刻是什么时候呢?和腾阅网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大陆赠台大熊猫状况不佳躺地进食
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近日因癫痫发现脑部病变坏死。台北市立动物园有关负责人24日同意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团团”病情不容乐观,许多台湾民众经过网络表达对“团团”的祝福与牵挂。
健康状况持续下降
“大熊猫‘团团’的活动力连日来持续下降,躺着休息的时刻明显增多,食量和精神状况都有所下降,浮现后肢无力的事情,步行状态不复以往。”该负责人讲。
园方当日公布的日常观察记录显示,“团团”的竹类采食量为6.6千克,相比9月份平均12.3千克显著下降;排便量8.4千克,也比9月份的平均11.3千克明显减少。
综合中央社、联合新闻网等台媒报道,大猫熊“团团”自8月31日被观察到发生异常行为,园方迅速展开诊断治疗,至10月15日未再发生疑似癫痫的症状,进食情形及活动力也得以恢复。原本已打算于10月18日与民众重新见面,但是10月16日再次浮现症状。
台湾民众祝福牵挂
该负责人表示,自2008年在台北安家以来,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团团”“圆圆”深受民众尤其是小朋友的喜爱,先后于2013年和2020年产下“圆仔”和“圆宝”,许多民众更被那个熊猫家庭“圈粉”。此次“团团”生病后,民众牵挂不已,经过网络送来祝福。
尤其是台北市立动物园24日在社交平台发布一则有关“团团”健康状况的图文帖下,6小时内近万人留下心情,数百条评论透出浓浓的祝福与关切。
“好心疼你,快快好起来哦!”“一定要渡过难关,拜托医疗团队。”“团圆仔宝算是一个完美的组合,完美的猫熊家庭,缺一不可!”“感谢你陪伴我们美好的时光,现在我们为你加油!”“看了特别不舍,团团加油”……
两岸专家共同应对
该负责人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团团”健康浮现状况后,台北市立动物园与位于四川卧龙的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持续保持联系,双方专家经过线上交流,共同分析“团团”发病影像,交流病程、用药等事宜,沟通渠道是畅通的,以后亦不排除邀请大陆专家赴台会诊。
目前,专家已开始针对症状投药、输液来缓解“团团”的疼痛和不适,并从日常饲粮中添加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品,并且增加喂水次数,以维持其体力与精神。
另据中时新闻网报道,大熊猫“团团”已于22日进行了第2次脑部MRI(核磁共振)及相关检查,初步影像交由医疗专家诊断,待得到较全面资料后公布。
大熊猫睡觉时刻和进食时刻
大熊猫每天的作息时刻为:00:00-02:00休息,02:00-07:40早餐,07:40-10:30早休,10:30-11:00游玩,11:00-12:00午餐,12:00-14:30午休,14:30-21:00晚餐,21:00-24:00晚休。
熊猫一天中有54.86%的时刻用于觅食,43.06%用于休息,2.08%用于游玩。因为竹子的能量低,为了尽可能的减少能量消耗,大熊猫将一天时刻要紧分配在觅食和休息上。
吃饱了,喝足了,美美的睡上一觉,爬上高高的树杈,又安全又凉爽,也有困不择床的时候,草坪、雪地、岩石、只要打个盹,又接着觅食。
大熊猫的性格脾气
通常事情下,大熊猫性情总是十分温顺,初次见人,常用前掌蒙面,或把头低下,不露真容。它们很少主动地攻击其他动物或人,在野外偶然相遇时,总是采用回避的方式。
但一但当上了妈妈,其小宝贝算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即便是关心看望,也会惹怒母亲大动肝火,张牙舞爪,动手动脚。有时它们还爱作一些修饰及其他一些求适活动。
能够象猫一样把躯体伸直,前是伸开,后半身抬起,让身躯灵便舒展,或睡醒未来,前肢直伸打哈欠。假如被水沾湿或过河涉水后,也能够象狗一样把身上的水抖掉。
在野外,大熊猫通常在发情季节发生冲突,非常是当三到四只雄性追求一只发情的雌性时。有时候,雌性和雄性也会发生争斗。在动物园,它们的争斗通常是因为水,食物或某只大熊猫占据了好的地盘。
扩展: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melanoleuca):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仅有二个亚种。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
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脸颊圆,有大的黑眼圈,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锐利的爪子。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
日子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儿常年空气稀薄,云雾缭绕,气温低于20℃。有充足的竹子,地形和水源的分布利于该物种建巢藏身和哺育幼仔。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爬树的行为普通是临近求婚期,或躲避惊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
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刻,剩下的一半时刻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大熊猫99%的食物基本上竹子,可供大熊猫食用的竹类植物共有12属、60多种。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能够超过30岁。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截至2019年11月,全球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600只。
来源:腾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