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田联颁布新规定:女运动员必须进行基因检测
体坛周报全媒体发布
7月30日,世界田联官网发布新规定。新规要求所有女性运动员必须同意基因检测,确定为生物学上的女性,才能获得参加女子项目比赛的资格。新规将于2025年9月1日生效,并将适用于9月13日开始的东京世界田径锦标赛。
依照世界田联的新规,惟独以下运动员能够参加女子项目比赛:
a.生物学上的女性。
b.依照世界田联反激动剂规则,获得治疗使用豁免后,接着使用睾酮作为男性性别认同障碍治疗药物的生物女性。此外,这类运动员在最后一次使用睾酮后的一个阶段内(该阶段很多于四年,具体由世界田联依照个案事情确定,思考所有相关因素,包括男性性别认同障碍治疗的时机、持续时刻、剂量和效果)不得参加女子项目比赛。
c.彻底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的男性,并且,该男性还必须于是没有记忆包括任何类型的男性青春期在内的男性性发育。
d.满足世界田径协会发布的过渡性规定的生物学男性,其性别发育有差异。
过渡条款不适用于由女性转变为男性的运动员,因为在现行规定下没有人在国际精英级别上竞争。
从2015年前后,世界田联在试图修复“女性运动员”定义那个系统性、甚至涉及伦理性的bug上,打了一遍又一遍的补丁,才是今天那个模样。
2017年11月,当时还没改名字的国际田联(IAAF)就曾出台了一项规定,宣布将限制体内睾酮素高于正常值的运动员参加女子比赛。但具体的正常水平将怎么判定,国际田联却迟迟没有给出具体的标准。当时那个规定出台,针对的算是南非的“双性人”田径选手塞门娅。
1991年出生于南非的塞门娅,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800米金牌得主。
自从2009年柏林世锦赛上,年仅18岁的塞门娅一鸣惊人夺得了女子800米冠军之后,对于她是双性人的争议便甚嚣尘上。国际田联也一直在调查取证。近年来,国际田联要求塞门娅每月进行一次激素阻断注射或手术。塞门娅表示国际田联将她当成了“实验室的小白鼠”,长期服药让自己体重增加,经常感到恶心、发烧和腹痛。国际田联的举措差不多对她的躯体造成了严重损害。
国际田联则表示“生物学上的判定必须胜过身份”,假如塞门娅想接着参加女子比赛,她必须经过医疗手段降低睾酮,否则她会在和其他女性的竞争中拥有不公平的优势。
2018年,国际田联出台了“睾酮素法案”,其中关于运动员性别鉴别标准的定义,这类患有性别发育异常(DSD)的运动员必须将体内的睾丸酮水平降低至5nmol/L以下,否则将被禁止参加400米至1600米内五个项目的国际比赛,包括400米,400米跨栏,800米,1500米,一英里比赛,除非他们情愿服用药物来降低体内高睾酮水平。
那个时候,国际田联关于DSD的限制参赛规则,还不过停留在400米,400米跨栏,800米,1500米,一英里比赛这几个中长跑项目里。因此在世界田联颁布“睾酮素法案”后,2017年世锦赛女子800米银牌得主、布隆迪选手尼扬萨巴选择转战长跑项目。
2021年9月14日,世界田联洲际巡回赛萨格勒布站女子2000米的比赛中,尼扬萨巴以5分21秒26的成绩夺冠,并且打破了世界纪录。她成为首位正式打破世界纪录的性别发育异常(DSD)运动员——即被认定为“双性人”的运动员。
2019年,体育仲裁法庭(CAS)裁定,“由于生理缘故,携带‘46XYDSD’基因变异(即DSD)的女性运动员,比‘46XX没有携带DSD’的运动员享有显著的体育优势”,为了确保女性运动员在某些跑步项目上的公平竞争,体育仲裁法庭最终维持了国际田联对DSD运动员所制定的参赛限制条件。
而2025年7月30日出台的新规定,则从染色体上进一步明确了“女性运动员”的定义,并且将参赛限制从中长跑项目拓展到了所有的田径项目。
世界田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对新规的出台表示:“我们世界田联所珍视的理念是保护和促进女性运动的完整性。在一个不断努力吸引更多女性的运动中,确保她们参与田径运动时相信没有生物学上的玻璃天花板所限制是特别重要的。确认生物学性别的测试是确保这一点的特别重要的步骤。”
“在精英层面,假如你想参加女子项目比赛,你必须从生物学上来讲是女性。这对我来讲和世界田径理事会来讲一直特别清晰,性别不能超越生物学。”
文/麦芽
来源:体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