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燕飞翔——从上市公司活力看深圳提质向新

时间:2025-08-26 15:45:22 推荐 524

大海波涛之上,海燕高声鸣叫,似闪电般矫健飞翔,经风雨弥坚,战狂澜愈勇。

作为最活跃的经济细胞,上市公司是国民经济的“动力源”和“压舱石”。同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完备,也是观察城市发展轨迹的绝佳窗口。

今天是深圳经济特区45岁生日。45年来,深圳培育了一大批优质上市公司,他们敢闯敢试敢创,像翱翔在海天之间的海燕,搏击风浪,走在时代前列。

压力之下逆势而上

今年4月,一款中国全景相机在美国纽约热销,有人凌晨三点开始排队,只为抢购影石创新的新品,这让很多美国消费者改变了中国制造“低价内卷”的刻板印象。

影石创新创立于2015年。彼时,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被日本理光、美国GoPro等巨头垄断。影石创新“硬磕”AI影像处理、防抖算法等技术,迅速逆袭成全景相机全球销冠。

产品全球市占率第一、年均毛利率超50%、海外市场贡献超70%的营收……短短十年,影石创新用高速成长演绎出新时代的“深圳速度”。“如果不是在深圳,这一切可能不会发生。”影石创新创始人兼董事长刘靖康说,公司做智能硬件创新,离不开深圳超强的产业链和人才链。

今年6月,影石创新登陆科创板,目前市值突破1100亿元。影石创新的故事是深圳45年来着力培育上市公司的生动缩影。

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资本市场开设以来,深圳上市公司开启了栉风沐雨、敢为人先的壮丽征程。近年来,这些上市公司更是迎难而上,尽显韧性和活力。

——直面压力,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深圳证监局的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深圳共有A股上市公司425家,较2020年同期增加128家。

——竞争越大,越向技术前沿攻坚。走进佰维存储生产车间,数百台自研存储芯片封装测试设备整齐排列。“好吃的肉吃光了,现在想发展就要下决心啃硬骨头。”公司董事长孙成思说,为掌握产品品质与交付主动权,公司坚定选择自建封测能力。

经过十多年努力,佰维存储凭借解决方案研发和先进封测制造能力,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突围。2020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增长约3倍、5倍。

这样的创新故事每天都在深圳上市公司中上演。2024年,深圳实体产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合计1967亿元,同比增长10.8%。

——挑战越多,越要开放加速出海。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上市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规模合计1.14万亿元,同比增长15.9%。

作为全球供应链的关键节点,盐田港承担着广东省超三分之一的外贸进出口量,更肩负着全国对美出口四分之一的货量重任,业务发展折射出企业出海的变化趋势。

盐田港董事长李雨田说,今年前7月,盐田港口岸进出口货值破万亿元,随着航线布局调整,经盐田港开展贸易往来的国家新增了11个,对欧盟、拉美、亚洲等出口均实现增长。

链主发力向新向质

一企带一链,一链连成片。深圳的上市公司多数是行业的引领者,在链主企业的牵引带动下,深圳在培育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深圳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城”:中国每五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深圳造”。今年7月,比亚迪第1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为全球首家达成此里程碑的车企。在比亚迪深汕“超级工厂”,上千台机器人有序作业,平均每分钟就有一辆新车下线。

比亚迪董秘李黔说,依托比亚迪这样的产业链龙头企业,深圳已构建了囊括整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智能驾驶等行业的完整产业链,拥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2700余家。

在低空经济领域,深圳正在全力打造“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今年8月,在中信海直的专业护航下,从深圳龙岗起飞,往返南海中国海油惠州19-3平台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飞行任务圆满完成。中信海直深圳分公司总经理张瑾说,这是全球首次2吨级eVTOL海洋石油平台飞行,全程超300公里的海陆低空物流突破,体现了中信海直的产业引领能力。

以中信海直等龙头企业为牵引,深圳聚集了超2300家低空经济企业。在应用场景拓展方面,深圳已开通无人机航线近300条,完成载货飞行超170万架次,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城市级案例。

在具身智能领域,深圳不断擦亮“人形机器人第一城”的金字招牌。今年3月,极氪5G智慧工厂迎来了一群特殊的“打工人”。由优必选研发制造的数十台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穿梭于总装车间、SPS仪表区、质检区等复杂场景,协同合作完成分拣、搬运、精密装配等多任务实训。

以优必选为代表的企业,彰显了深圳在具身智能领域的领先态势:2024年深圳机器人产业集群企业数量达74032家,机器人上市企业34家、独角兽企业9家,位居全国第一;在摩根士丹利全球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百强名单中,深圳有7家企业上榜,位居全国第一。

“深圳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具备独特优势。”优必选董事长周剑说,作为工业强市和数字经济高地,深圳兼具机电一体化和数智技术两大优势,吸引着更多创新资源聚集。

深圳新质生产力由此突飞猛进,跻身全国第一阵营。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看,2024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1.5万亿元,占GDP比重进一步提升,达42.3%。

资本赋能展翅飞翔

实体经济和资本赋能,犹如鸟之双翼。深圳上市公司快速发展,折射出这座创新之城在把着力点始终放在实体经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同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两者比翼齐飞,形成经济发展的正循环。

——培育新质生产力离不开金融证券行业的做大做强。只有充裕的资本活水,才能浇灌出更加绚丽的科创之花。作为深圳支柱产业之一的金融业,随着特区的发展不断成长壮大。据统计,2024年深圳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710.5亿元,增长4.2%,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12.8%。

从细分领域看,银行业方面,截至2024年12月末,深圳银行业资产总额13.57万亿元;保险业方面,截至2024年12月末,深圳法人保险公司总资产7.3万亿元,居全国第二;证券业方面,2024年,深圳23家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注册地口径)32家,均居全国第二。

——培育新质生产力离不开直接融资的支持。华大基因深耕基因科技领域20多年,自2017年登陆创业板以来,公司通过IPO、定增、发行公司债等方式累计融资30亿元。华大基因总经理赵立见说,在资本市场助力下,公司持续投入研发,在生育健康、肿瘤和慢病防控、传染性疾病防控等领域实现了产业化落地,发展进入快车道。

深圳证监局统计显示,2024年以来,深圳11家企业在A股科创板、创业板IPO上市,募资93.92亿元,上市数量及募资规模均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位。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比重超50%,上市资源持续向新质生产力领域集聚。

——培育新质生产力离不开耐心资本的陪伴。从2015年创业的一间公寓、6个人,到2024年底赴港上市、成为协作机器人第一股,再到如今产品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圳市越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十年发展得到创投机构的耐心守护。越疆董事长刘培超说,深创投在公司起步期便进行了投资,此后多次追加,这种长期投资给公司发展带来很大帮助。

今年深圳两会上,“耐心资本”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3月,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联合有关部门印发相关方案,突出培育引导耐心资本、大胆资本服务深圳市“20+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

惯看风起云涌,静观云卷云舒。

得益于上市公司的助力,深圳虽然面临着各种风险挑战,但仍然逆势增长,交出亮眼成绩单。2024年深圳实现GDP3.68万亿元,同比增长5.8%。2025年上半年,深圳实现GDP1.83万亿元,同比增长5.1%。

放眼全球,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注定不会风平浪静,唯有以创新和资本为双翼,方能如海燕般穿越风雨、展翅飞翔。

盐田港:积极拓展内外贸一体化布局网络景旺电子:32年心无旁骛打磨好电路板信立泰:仿制药巨头发力创新 开启增长新空间华大基因:以研发创新推动基因科技产业化应用佰维存储:研发向上突破 加速朝价值链高端攀升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