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创造业含“金”量 银行中长期贷款投放提速
1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国家开辟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进展银行净新增抵押补充贷款1543亿元。期末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为2.80万亿元。今年以来,开辟性政策性银行结合自身职能定位,全力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
在创造业方面,截至10月20日,农业进展银行已签约创造业相关项目130个、签约金额444.46亿元。此外,截至8月末,进出口银行、国家开辟银行创造业贷款余额分别为1.74万亿元、1.11万亿元。今年以来,还有多家商业银行创造业贷款增速超过30%,不断强化创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优化信贷结构,扎实服务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着力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进展。
业内人士认为,展望四季度,创造业仍将成为信贷政策支持和信贷投放重点。在开辟性政策性支持工具、各类专项再贷款、中长期低息贷款等政策工具支持下,基建、创造业等领域信用扩张确定性较强。
创造业贷款持续增长
今年以来,两家政策性银行全力推动创造业中长期贷款项目落地落实。农业进展银行日前表示,截至10月20日,该行已签约创造业相关项目130个、签约金额444.46亿元;已投放项目25个、投放金额21.02亿元;已支付项目22个、支付金额16.64亿元;另外准备清单外项目227个、年内贷款需求169.13亿元。
进出口银行坚持金融赋能创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进展,截至2022年8月末,进出口银行创造业贷款余额1.74万亿元,占境内业务比重约47%。
此外,国家开辟银行充分发挥开辟性金融功能,加大力度支持创造业科技创新和高质量进展。截至8月末,该行创造业贷款余额达1.11万亿元,较去年底增长15.8%。1月至8月,开辟银行发放创造业贷款3300亿元,贷款余额新增1512亿元,同比增长64%。
商业银行也持续加大创造业信贷投放力度,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工商银行创造业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加超过8100亿元,增幅37.5%;建设银行投向创造业贷款余额2.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400亿元,增幅32%;农业银行创造业贷款余额2.2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320亿元,增长30%。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创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围绕我国经济高质量进展,需重视创造业尤其是高新技术创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扩大投资过程中的中长期融资需求。
扩大中长期贷款规模
今年以来,各银行在加大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的并且,持续扩大中长期贷款规模。国务院对于金融工作事情的报告显示,截至9月末,创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8.75万亿元,同比增长30.8%。
国家开辟银行表示,该行加大对创造业技术攻关研发、重要货物储备、先进产能建设、数字化转型升级等领域重点项目的中长期支持力度,今年1月至8月该行中长期贷款占比达88%,较“十三五”末提升13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交通银行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末,该行创造业中长期贷款较年初增加1323亿元,增幅达50.65%。
今年以来,金融治理部门高度重视创造业中长期资金供给,鼓舞银行进一步加大对创造业中长期贷款的投放。9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三季度例会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创造业中长期贷款。
此外,银保监会办公厅7月发布的通知明确,银行机构要扩大创造业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规模,重点支持高技术创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先进创造业集群进展,提高创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工商银行公司金融业务部总经理田枫林表示:“短期贷款的作用会很快在企业生产经营中产生效应,而中长期贷款则支持企业以后一段时刻的进展。我们今年以来投放的贷款很大一部分还将对后续实体经济相关产业的进展起到推动作用。”
将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展望四季度,业内人士认为,创造业仍将成为信贷政策支持和信贷投放的重点。
多家银行也在四季度工作部署中强调,将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放宽创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的信贷准入条件等,为促进经济行稳致远贡献金融力量。
光大证券首席金融业分析师王一峰认为,四季度,在开辟性政策性支持工具、各类专项再贷款、中长期低息贷款等政策工具支持下,基建、创造业等领域信用扩张确定性较强。依照目前项目报送力度和投放节奏,今年全年创造业贷款新增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余额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至22%,同比多增超过2万亿元。预计四季度创造业贷款新增1万亿元以上。
招商银行行长王良10月31日在该行三季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在对公贷款投放方面,该行将重点服务实体经济、中小企业、绿色信贷、创造业贷款等,也包括基础设施、新基建项目的信贷投放,依照行业、区域、期限配置等各种条件做好投放打算。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