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效应”引外企持续加码中国
“进博效应”既体现在国外参展商的签约本上,也体现在国内交易团的采购单里,据悉“进博效应”引外企持续加码中国,具体事情是如何样的呢?进博效应什么意思呢?和腾阅网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进博效应”引外企持续加码中国
总投资128亿元的中意直升机项目落户浙江、总投资50亿元的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项目基地落户广东、总投资超20亿元的Apollo纯电动跑车产业项目落户上海……
这是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相关的最新投资项目。这些项目的领投人,都曾是进博会的展商,此时成了坚定加码中国的投资商。
11月5日至10日,第五届进博会将在上海举行。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过去4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2700多亿美元。
与此并且,中国吸收外资持续增长。商务部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9415亿元、9999.8亿元和11493.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分别增长5.8%、6.2%、14.9%。
上海,成为进博会溢出效应的“第一受益人”。上海市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上海实际使用外资163亿美元,同比增长8.4%。
同期,上海创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20.8%,其中高技术创造业占比达八成。今年前三季度,上海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6家、外资研发中心17家,累计分别达877家和523家,总部经济加快集聚。
进博5年,外资持续加码中国态度鲜明。
日本“玻璃大王”坚定支持中国进展
日本AGC株式会社执行董事、AGC集团中国总代表上田敏裕是进博会的老朋友了,他能熟练地在“四叶草”内的各个场馆间穿梭不迷路,迅速地找到自家公司的展台。
从2018年开始,每届进博会,AGC和上田敏裕都可不能缺席。今年,AGC以“碳中和”为主线,围绕“AGC创新材料,守护蓝色星球”的主题,展示近40件全球率先的材料产品和创新成果。“我们希望用材料的力量,在EV电动车以及中国倡导的新基建领域,助力进展。”上田敏裕讲。
AGC自上世纪70年代进入中国,目前已在华进展40余年,实现了从产品创造向“创造加销售”的转变。目前,AGC在苏州落地了全球首条大型复杂形状车载显示器盖板玻璃生产线,在深圳建成了世界上最大尺寸的液晶玻璃基板第11代工厂。相关项目把来自日本、意大利、比利时、德国等国家的350名技术人员带到中国。
“我们分外关注中国经济和中国市场,将来与中国的联系也会愈发密切,希望这次进博会能向外界释放出中国经济强有力的进展信号。”
上田敏裕讲,当前全球经济因新冠肺炎疫情陷入僵局,在华外资企业十分关怀中国经济接下来的进展动向,“疫情之下进展经济固然会有困难,但假如能够克服,就意味着挖掘到了全新增长点。”
他认为,短期来看,中国经济可能会受到疫情妨碍,但长期来看,中国市场仍具有巨大吸引力。
首次集齐全球15大药企
本届进博会的一大亮点是,首次集齐了全球排名前15位的大型药企参展。
大型跨国药企中,位于上海浦东的罗氏集团领先在华建成并不断升级和完善包括研究、开辟、生产、营销等环节在内的完整医药价值产业链。该公司还在浦东建设了“罗氏中国加速器”,特意研究创新药。
进博会开始前,罗氏宣布对华追加投资近2.5亿元人民币,而近3年来,罗氏制药在华投资已超1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罗氏上海创新中心(RICS)也正式升级为罗氏中国创新中心(CICoR),拥有新药研究与早期开辟的独立决策权,能够持续不断地为中国和全球患者开辟创新药品。
今年的进博会上,罗氏将在1000平方米的展台上,展示近30款全系重磅产品。其中,除了多款已在中国上市的重磅产品,还将带来近10款即将在华上市的全球创新产品,覆盖血液肿瘤、乳腺癌等重大疾病领域。
在其强项血液产品方面,罗氏带来了多款即将在国内上市的新品。其中,全球首个靶向CD79b的ADC药物(抗体药物偶联物)Polivy,实验数据超越20年来的一线治疗金标准,有望革新弥漫大B淋巴瘤(DLBCL)治疗格局。另一款血液罕见病领域的创新药物Crovalimab,有望成为行业内首个早于欧美上市的创新药,实现中国首发,填补中国PNH患者的治疗空白。
罗氏制药中国总裁边欣介绍,公司5年里在进博会上展示了超过30款创新产品,其中近一半差不多进入中国。
全球头部药企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则透露,阿斯利康今年除了带来4款创新药外,还将在进博会上宣布重磅投资与布局。其中包括青岛区域总部正式揭牌、在华生产供应基地增资扩产等,并且深化与上海、广州、无锡、成都、杭州、青岛等地的合作。
在2018年首届进博会上,阿斯利康引进富露施,作为首个“进博果实”,该产品目前已深入中国国内超过7000家医院,累计进口额已超过1亿美元。
有能力在中国本土研发、生产、销售
进博会4.1馆的技术装备展区,是一些高精尖“大伙儿伙”们的主战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一些高精尖创造业外企正筹划着经过元宇宙、3D、VR等技术把位于中国的工厂实景“搬”到进博会展台,以展示其具备在中国本土研发、生产、销售的强劲实力。
美国江森自控公司的本土中国供应链团队包含暖通空调在内的多领域,可随时为中国企业的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和解决方案。目前,江森自控中国在暖通空调冷冻产品方面实现了100%本土化生产,且拥有96%以上的本土工程研发能力,本土工厂生产的产品70%在国内销售。
江森自控把在无锡创造基地100%本土化生产的冷水机组及暖空调机组,以及被收录进《2021-2022年度中国制冷学会节能与生态环境产品目录》的HPS螺杆高温热泵的“生产线”生动地“搬”进了进博会展台,经过线上+线下的实时联动打造虚实融合的“元宇宙展馆”,为到场嘉宾、场外观众诠释产品全生态,详解江森自控基于全球经验及本土市场的洞见。
“从第一届进博会至今,我们深刻体味到这是一个开放多元的平台。我们情愿在这个地方与中国市场及合作伙伴展开深入交流。”江森自控亚太区总裁朗智文介绍,今年公司将在进博会上进行楼宇自控系统Metasys12.0的全球首发仪式,并与中国科协、中国制冷学会签约合作,还将与CAR-ASHRAE学生竞赛签约赞助。
同样来自美国的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也关注到中国市场的“双碳”机遇。这家公司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2009年落户上海漕河泾。目前,该公司在中国设有28个销售机构、4个培训中心、1个研发中心,深圳、上海和北京OEM应用开辟中心,以及两个生产基地,拥有超过2000名职员。公司还与70多所中国大学开展合作。
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中国区总裁石安讲:“我们期待把握中国迈向现代化新征程的机遇,为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创造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科德宝集团亚洲地区代表许倍帝在亚洲地区拥有超过25年的工作经验。2019年,她成为第一位获得上海市政府颁发的金玉兰奖的德国女性。2021年5月,她当选为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和上海分会会长。今年,拥有百年历史的德国企业科德宝首次到进博会“报到”,将在中国首发新一代薄款气体扩散层(GDL)。
“尽管科德宝是首次参展,但往年进博会的规模与聚焦效应我们有目共睹。”许倍帝讲,科德宝也期待亲身感觉“进博效应”,加深对中国市场需求的了解,并进一步拓展合作渠道,共享中国机遇。
来源:腾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