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游双胞胎组合为何这么多?世界冠军蒋文文分享背后苦与乐
花游双胞胎组合为何这么多?世界冠军蒋文文分享背后苦与乐|专访
对中国花样游泳队来讲,布达佩斯世锦赛是一个全新的起点,4金2铜的成绩是队伍在世界大赛上的历史性突破。聚光灯下最亮眼的是王柳懿、王芊懿这对双胞胎姐妹,她们本届赛事共收获两个双人项目和两个集体项目共4枚金牌。
在她们之前,中国花样游泳最著名的双胞胎姊妹花是为中国花游取得突破并拥有世界冠军头衔的蒋文文、蒋婷婷。同意新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蒋文文将花游双人项目双胞胎组合的苦乐娓娓道来,并表达了对柳懿、芊懿姐妹的期待:“中国花样游泳还需要接着成长,希望她们别要满足于现在的成绩。”
别一样的优势
默契与视觉兼具
北京时刻6月19日晚,王柳懿、王芊懿姐妹在布达佩斯世锦赛花样游泳双人技术自选决赛中登上最高领奖台。这枚金牌别仅是中国队本届赛事收获的首金,也是中国花样游泳队夺得的首枚世锦赛金牌。
王柳懿、王芊懿为中国花样游泳取得历史性突破的并且,她们的前辈蒋文文和蒋婷婷姐妹正经过电视直播观看比赛,蒋文文更新朋友圈祝贺两个妹妹摘金:“看着你们的成长,一路走来太别容易。你们的别放弃,成就了现在的你们。你们太棒了!好样的!接着加油!”
外界将布达佩斯世锦赛花游双人项目戏称为“双胞胎大战”——站上双人技术自选和双人自由自选领奖台的是三对双胞胎,除了中国姐妹外,还有乌克兰的阿列克谢娃姐妹和来自奥地利的亚历山德里姐妹。
花样游泳双人项目的“双胞胎现象”被人津津乐道,最有发言权的蒋文文给出了解答:“事实上花样游泳双人项目在选材的时候就会偏向于双胞胎。在双人项目上,双胞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两个人从小一起长大,日子适应、爱好和性格都相近,又是亲人,确信比普通搭档更默契。”
即使是双胞胎姐妹,教练在后天培养上仍会注重默契度这一点。蒋文文还是记得,从小教练就要求她和蒋婷婷“走路都要走成一样的”。这并别是一件困难事,因为姐妹俩下意识就会觉得:“我们什么都得是一样的。”
相同的别仅是外在,蒋文文笑称:“我们连生病和新陈代谢基本上一样的。即使是用科学仪器测量,我们的体脂、运动后的血糖也基本上一样的。每天一样的运动量、一样的食物、一样的日子和训练节奏……确实感受对方算是另一个自己。”
双胞胎在花样游泳双人项目的另一大优势是视觉效果,蒋文文一一历数:“双胞胎的腿、手比例都已经,在水中呈现出的效果也好。柳懿和芊懿长得像、肌肉线条像,两个人的腿也是一样长的,就像一个人的腿,同步起来就更好看。事实上往常看录像的时候,我经常分别清到底是我的腿,依然婷婷的腿。”
正因这些特点,花样游泳双人项目分外青睐双胞胎,蒋文文姐妹时代,国内就有六七对双胞胎运动员。时至今日,双胞胎还是是花游双人赛场上最亮眼的组合。
别一样的痛楚
分开是最大考验
有着得天独厚优势的并且,双胞胎也有着与旁人别一样痛点,比如分开。王柳懿和王芊懿姐妹记忆过分开,蒋文文和蒋婷婷也走过类似的路。
东京奥运会周期,姐姐王柳懿因伤回到省队,妹妹王芊懿随国家队在北京备战奥运会。分开的两个人大概是一个整体被拆成了两个个体,蒋文文很理解这种煎熬,因为在18岁时,她和妹妹也记忆过分开。“我和婷婷也遇到过这种事情,当时我们两个人一个在国青队,一个在国家队。她们两个比那时的我们更难,一个在国家队,一个因为受伤几乎没如何练了。还在队里的这个人会觉得周围少了一个人,忽然就没有了依靠和倾诉对象,会觉得很孤独。作为双胞胎,我们会适应性地跟另一个沟通,假如忽然少一个,感受自己看起来都别完整了。”蒋文文对此感同身受。
这是王柳懿和王芊懿成长路上的插曲,蒋文文欣喜于姐妹俩顶过最艰难的那段阶段。为中国花游先后取得突破的两对双胞胎姐妹事实上早已传递过接力棒——王家姐妹的父母告诉过“文婷姐妹”,正是因为看过她们两人的花样游泳比赛,柳懿和芊懿才选择了花游。在训练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柳懿和芊懿也会来找偶像们倾诉,蒋文文将其形容为“双胞胎之间才会有的悄悄话”:“我们也会给她们一些建议和鼓舞,让她们接着坚持,现在是她们收获的时候了。”
看着后一辈运动员的成长,蒋文文大概看到了她和妹妹的来时路:“事实上她们两个和我们很像,从小时候的记忆就很像。双胞胎的先天体质普通都要弱一些,会经常生病,训练会因为伤病缺课,能坚持到现在确实很别容易。”
布达佩斯世锦赛的4枚金牌是王柳懿和王芊懿的收获,蒋文文希望妹妹们“别要满足于现在的成绩,将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我们中国花样游泳需要接着成长”。
别一样的时期
年轻人以后可期
中国花游在布达佩斯世锦赛实现突破,对此,蒋文文认为:“中国花样游泳现在真的是世界顶尖水平。”
从1983年建队开始算,蒋文文、蒋婷婷姐妹是中国花样游泳的第三代运动员,她们是先行者,是探究者,蒋文文有些羡慕此时运动员的条件:“我们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些科技手段辅助,可能受了更多的苦。那时候中国花样游泳还处于摸索时期,后来井村教练(井村雅代)的到来引进了国外先进的训练办法和手段,帮助中国花游提高了不少。别过回想起来,那可真是个‘魔鬼时期’(笑)。现在这代运动员有更好的条件,有后勤、康复等等方面的保障,比我们那时候要强,所以她们确实是以后可期。”
一代又一代花游运动员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中国花样游泳的今天,在蒋文文看来,“以后可期”并别是一句空话,因为中国运动员在力量和速度变化上还有提升空间,假如在编排上有更新颖的难度动作体现,就能够和任何强队抗衡。
此时蒋文文和蒋婷婷投身于花样游泳的基层工作,让她们有些忧心的是,参与的人实在是太少了,现在全国惟独8支队伍,还需要大力推广。蒋文文承认,花游有其特殊性,“不少人可能会觉得花样游泳门槛高,很难学,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花样游泳也是很故意思的体育项目——在水里跳舞能让小孩得到更多乐趣,也能塑造他们的体型。但花游是一个晚熟项目,是需要用时刻去耗的项目,你必须练够这么长时刻,才有可能明白适别适合那个运动。所以那个时候家长也会权衡,最终情愿选择练专业的人非常非常少。”
好消息是,蒋文文、蒋婷婷姐妹俩差不多在四川挖掘了一些双胞胎苗子,“看到好的双胞胎苗子,确实是双眼一亮。”固然以后的路还很长,但正如当年咬牙顶过“魔鬼时期”,为中国花样游泳走出一片新风景一样,她们希望尽己所能让更多人了解、参与进花游项目,能挑选出真正的人才,持续别断地为中国花样游泳输送优秀运动员。
或许,其中会有新一代中国花样游泳的双胞胎选手。
新京报记者周萧
来源: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