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儋州:打好民生实事“组合拳”
今年秋季,儋州洋浦有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洋浦初级中学等多所新建学校投入使用,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滨海院区挂牌,预计今年底开业接诊……记者日前从推进儋洋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办好民生实事增进民生福祉”专场发布会获悉,近年来,海南省儋州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实实在在办好民生实事,推动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事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为了让更多孩子能够“就近上学”“上好学”,近年来,儋州持续增加教育经费投入,连续两年实现“两个只增不减”,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办学条件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引进上海师范大学、巴蜀中学、武汉外国语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全市现有省一级高中4所,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13所,省示范园1所,2022年以来引进教育人才881名。2019年,全市顺利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督导评估。目前,正在大力开展职业教育达标工程,推进市二中创建省一级学校、洋浦高级技工学校升格为海南西部技师学院、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建设等工作,全市办学层次和门类日趋完善,教育体系逐渐健全,已形成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完整教育链条。持续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强化师德养成,加大培训力度,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教师队伍业务水平和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成立新教育专班,扎实推进新教育实验工作。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儋州坚持立足服务本土、辐射西部的定位,多措并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市域内就诊率近两年位居全省市县第一,周边市县患者来儋州治疗大幅增加。围绕“保健康、防重症”,指导三级医院补齐重症救治资源短板,加快建设海南西部中心医院“一平台五中心”信息化项目。
基础建设和医教研能力进一步提升。推进医疗重点项目建设,目前,海南西部中心医院三期项目已交付使用,海南西部区域(儋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完工,市妇女儿童医院、市中医医院等一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环湾地区首家三甲医院--滨海新区医院(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滨海院区)已揭牌,并计划今年12月底投入使用。强化学科建设,相继建成海南西部首个院士创新团队、8个省级诊疗中心、3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实现了儋州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零的突破。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开展第二周期合作,进一步深化双方医、教、研、管等各方面交流研讨和务实合作,努力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基本医疗保障进一步筑稳兜牢。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征缴工作,打好群众享受医疗保障待遇的基础,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做好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重点人群应保尽保,全市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均已参加2023年度基本医保。完成国家和省药品集中采购任务,推广实施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服务DRG付费改革,持续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儋州坚持践行“就业优先”理念,全力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强化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帮扶,汇聚大众创业创新工作动力,为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提供有效支撑。全面铺设就业驿站,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切实推动就业驿站点面布局建设,以那大站为示范点,在全市全面铺开建设18个就业驿站,针对不同区域就业用工需求,服务灵活就业人员、未就业青年、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农场下岗职工等群体,兼顾零工市场功能,把就业服务送到群众的“家门口”,打通公共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继续扩大“儋州月嫂”劳务品牌的影响力,全力打造“儋州月嫂”品牌。联合第三方企业打造线上服务平台,为企业、雇主家庭及月嫂本人提供网上服务管理。组织开展星级月嫂评选活动,评选出五星级月嫂13人,进一步提高“儋州月嫂”影响力。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儋州进一步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扶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上半年,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0笔,发放金额6150万元,带动就业人员876人;帮扶企业创建创业孵化基地,入孵企业44家,带动就业228人。组织开展2023年海南自贸港创业大赛暨儋州市第七届创业大赛,培育劳务带头人128人,乡村匠人1人、致富能人10人,带动农民工就业。此外,儋州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2023年为民办实事事项,为7106人接种第一针HPV疫苗人数,从9月底开始第二针HPV疫苗接种工作;完成海雅村公路等11条村道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共发放农民小额贷款8.07亿元;完成普通高中教室照明改造、公办中小学校空调配置、未成年人法律援助、老年人认知康复数字疗法试点、精神障碍社区服务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等工作。
下一步,儋州将围绕“群众急需、发展必须、民生短板、工作弱项”继续见实见效抓好各项民生工作,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经济日报记者潘世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