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侯志慧:“举重,我的全部青春”

时间:2024-09-02 11:58:02 推荐 777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曹亚旗

“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这是8月8日的南巴黎竞技场6号馆,侯志慧跟现场记者们分享的话语,也是她在赛场上的真实写照。此前,作为东京奥运会女子举重49公斤级的金牌得主,侯志慧刚刚在绝境下完成逆袭——全场比赛最后一次试举,她挺举举起117公斤,以1公斤优势夺得金牌,成为中国女举最小级别奥运卫冕第一人。

在内地奥运健儿港澳行之前,侯志慧利用闲暇做客体坛周报,分享自己和举重的点点滴滴,并坦言:“我的青春全部在举重上面了。”

卫冕:“甚至感受整个躯体连汗毛都在使劲,杠铃和自己躯体是融为一体的。”

体坛: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件事,是赛后有篇外电提到你,用incredibleperformance(令人难以置信的表现)来评价你,那你自己如何评价这次巴黎奥运会?

侯志慧:从结果来讲的话,应该是很好的;但从过程来讲的话,事实上抓举是没有比好的。我也是很想要举好,但在抓举过程当中很紧张,然后导致放不开,动作做不出来,发挥事实上不是太好。所以在挺举时就要想方法去追,想方法拿回那个冠军。老实讲,举完之后也是有点后怕的,但这真的也是一场特别刺激、惊心动魄的比赛,最后实现了绝地反击,我也是很开心很兴奋。

体坛:当时我们在现场的媒体同行们有一种感受,怎么说平时看你的比赛还比较多,但感受你出场时有点紧张,不够放松,赛前是遇到了什么烦恼吗?

侯志慧:应该如何讲呢,可能是自己给了自己太多压力。因为那个奥运周期,前期自己的恢复和成绩不是太理想,后期的恢复和训练越来越好,也比较扎实,而且还在突破自己的一些新高,并在最后一站资格赛拿到奥运门票。所以当时自己想得会比较多,那个资格是自己好不容易争取来的,特别想要拿到这块金牌,这不仅是代表我个人,更是代表我的祖国、我的队友、我们那个团体。我一定要把这块金牌拿下,自己给自己的压力也会较大。

体坛:抓举第一把上场前,把开把分量从90公斤调到89,是不是比赛战术方面的思考?给抓举的整体表现打多少分?

侯志慧:是的,因为依然想要一个更妥帖的方案嘛。但抓举的表现,不值得讲要为自己去打分,因为只成功了一把,依然开把成绩,所以这次抓举我就不想给自己打分了。确真的实,这是我第一次在大赛中抓举比得这么差劲。

体坛:那挺举时等于把自己逼进了绝境,尤其最后一次试举时已毫无退路,但在媒体席看你当时的精气神反而跟此前不同了,是你往常比赛中充满自信的模样,最后一把能轻松成功心理上是如何调整的?

侯志慧:因为是最关键的一次试举了,当时在后场教练和队友都在鼓舞我,让我相信自己一定能行,我也告诉自己,“你一定要把握住这次机会,这差不多是最后一把了,你把握住算是成功,把握不住那你之后确信很难同意那个结果,那将是终身遗憾”。当时我也告诉自己,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因为挺举第二把尝试117公斤失败时,我自己内心差不多有了答案,失败的缘故我自己很清晰。所以最后一把我拿杠铃之前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平复,要把动作想清晰,我差不多把整个怒火变成把自己释放出来的那种感受,然后再去试举。我应该是把动作各方面都做得比较细致,就感受无论用什么方式我一定要把这把举起来,甚至感受整个躯体连汗毛都在使劲,杠铃和自己躯体是融为一体的。

挫折:“你连(里约)这种挫折都差不多记忆过了,后面的挫折你还怕什么呢?”

体坛:真的在巴黎拿到了圆满的结果,那讲到走上举重这条路,大伙儿都会认为练举重特别辛苦,你觉得苦不苦?

侯志慧:竞技体育嘛,它总是有苦也有甜啊。苦的话可能在你的过程当中,坚持的过程真的特别艰苦,你会记忆低谷、记忆不少挫折、记忆伤病等各方面,包括你的动作还会有达不到自己要求的,但等你记忆过这些、解决了这些咨询题之后,你就会感受自己获得了成功,你自己会觉得很有成就感,这些成就感会带给你美好的回忆。比如在做动作时可能做不行,但你努力之后忽然能够把那个动作做得很美丽,我当时会开心一整天。所以在过程中它总是有苦有甜的,无论什么东西基本上要去尝试嘛。

体坛:讲到低谷,2016年当时你差不多到了里约,但因为种种缘故你并未能参赛,对你来讲是不是遭遇到一个比较大的一个挫折?

侯志慧:对,人一辈子嘛总会记忆一些挫折,自己一直要往前看,然后最终会走过那个挫折。反正算是从这挫折当中你会汲取到一些经验,然后在自己以后的道路上成为一种成长的帮助。

体坛:那次记忆让你汲取经验的话,你觉得最重要的经验是什么?

侯志慧:可能会觉得,你连这种挫折都差不多记忆过了,后面的挫折你还怕什么呢?

体坛:所以在东京那个周期,你关于奥运会是有必胜信念的?

侯志慧:我必须要带着必胜的信念去训练,因为那个级别在国内的竞争就差不多很残酷了,我自己好不容易拿到那个机会,必须要带着必胜的决心去比赛。因为我的队友也很不容易,她也特别想去,只要走上竞技体育的运动员,每个人都不容易。固然,我自己拿到了那个机会,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地把握住。

蓄力:“所以这一次冬训真是下足了功夫,挑战和突破了不少自己的心理大关。”

体坛:真的,女子49公斤级在国内竞争很激烈,巴黎奥运周期你和蒋惠花在那个级别上实力都特别强,你们年龄差惟独一岁,内部的这种竞争,对你比赛有什么促进作用?

侯志慧:那确信有促进作用,假如没有强大的对手,我也可不能有这么好的成绩,对手的成绩一直在催促着我进步。

体坛:事实上2021年你整体状态特别好,但2022年开始受到一些伤病妨碍,2023年蒋惠花的表现比你更出色一些,这时候有没有感觉到一些压力?

侯志慧:压力确信很大。因为2021年比完奥运会和全运会后一直在休息和调休,2022年初才开始训练,恢复过程比较困难。因为小级别本身肌肉就不多,休息过程中一些小肌肉就慢慢卸掉了,要从零开始,一点一点慢慢累积,这需要时刻和过程。每次比完赛之后压力也特别大,很着急什么时候能恢复到最好,什么时候能达到巅峰状态。但自己也明白那个过程很难,所以周围的老师、领导和朋友的鼓舞很重要,也很感谢他们,让我慢慢找回了最好的自己。

体坛:所以2024年世界杯,大伙儿看到了一个升级版的侯志慧,抓举破世界纪录,挺举120公斤也是很好的成绩。能不能介绍一下,冬训期间发生了什么让你成绩上有飞升一样的感受?

侯志慧:应该也不就是飞升吧,因为在前期的过程当中,尽管讲成绩没有发挥到最好,但也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当时的厚度事实上是有了的,不过讲没有发挥出来。刚好那个世界杯因为我们现在的选拔机制,我当时的目标特别明确,算是一定要达到217公斤,一定要举出那个成绩。所以我在当时训练过程当中,跟教练沟通也比较多、比较好,设计和训练的厚度也做得比较扎实。可能像我往常不敢举的分量,这一次不管怎么我都要举——假如平常训练当中不把那个强度和厚度提高提升,那比赛时可能就很难发挥出来。所以这一次冬训真是下足了功夫,挑战和突破了不少自己的心理大关。再重再累,可能躯体上再有反应,我都要去挑战,如此才可能在比赛当中制造更好的成绩。

体坛:夺得巴黎奥运会金牌之后,你是第一个在女子举重小级别上实现卫冕的运动员(48或49),那个成就往常想过没有?

侯志慧:当时没有想那么多,后来也有听讲过,觉得也挺好。我想的依然会比较少,要紧算是做好自己,最重要的依然实实在在地把金牌拿下,把金牌挂在脖子上。

体坛:卫冕这枚金牌之后,我在开头提到的那篇外电里看到这么描述你,“抓举的世界纪录,奥运会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项纪录,两枚奥运会金牌,现在惟独27岁,将来还有很大的空间能够施展”,那你自己关于将来是如何看待的?

侯志慧:我现在也对自己的将来充满好奇,也不明白我将来会发生些什么,但我也很期待,希望自己会越来越好,能去接触更多的一些新鲜事物。比如讲想去学习,学习一些其他领域或如何样,依然蛮期待的。固然,假如我要训练的话,确信依然全心全意更努力地去练习,然后其他方面我也想去学习一下。

体坛:那算是讲,现在我们还能够期待一下洛杉矶奥运会上,你有可能实现一个三连冠。

侯志慧:一切皆有可能啊(笑)。

抉择:“等我更深地接触了举重之后,事实上我是比较喜欢它的。”

体坛:在巴黎除了比赛,日子方面有没有好玩儿的情况跟大伙儿分享呢?

侯志慧:事实上我的日子比较简单、比较枯燥,因为平时我会把所有的一切都以训练为重点,在我日常的日子中算是训练、治疗、放松、吃饭、睡觉,可能算是这些了。有时候我可能在睡觉时也会想到某个动作,想到某个小肌肉对我是有帮助的,或者是妨碍我的某个动作没有做好的缘故,自己都会爬起来,无论当时是几点钟,我都会爬起来做个笔记,提醒自己明天或者那个星期要怎么去练那个小肌肉。有时候做梦也会梦到训练没做好,教练要骂我。固然,在练习当中我依然会一心一意,感受假如不把这件情况先做好,不在那个情况上负责任,其他情况也做不行。

体坛:关于举重运动员来讲,操纵体重是特别痛苦的一件情况,吃喝方面要特别注意,你是如何做到的?

侯志慧:对我来讲可能还要长体重。我是比49公斤级,但平常体重可能会高一点,高一两公斤,我就想着要把体重攒一点,如此训练当中会好练一点;然后当我们比赛时,再把体重操纵到49公斤以内。所以,只要我们在赛前那几天操纵就能够了,事实上平时训练中关于饮食不需要太多刻意的去操纵。

体坛:讲到吃,你比赛那天把小龙主任(龙清泉,2008年北京和2016年里约,两届奥运男子56公斤级金牌得主)吓坏了,他后来讲让你请他吃饭,因为半夜定闹表起来看你比赛,结果比得那么惊心动魄,这顿饭请了没有呢?

侯志慧:还没有还没有,下次请他去食堂吃(大笑)。

体坛:小龙2008年就成为奥运冠军,你是2021年,选择走上举重这条路,你觉得是自己被动选择的成分多一些,依然自己主动去选择去追求的成分多?

侯志慧:事实上最开始应该是被动的吧。因为最开始我也不太懂举重,连举重是什么都不明白。刚开始我属于留守儿童,爸妈去广州打工了,我跟爷爷奶奶在家。我三年级就住校,星期六星期天回到家。当时教练选我,讲我能够去城里,那时候在农村能去城里就觉得很好玩。教练讲拿了成绩之后还能够为家里减轻负担,我就觉得更好了,想着能挣点钱,爸爸妈妈就能够陪我了。

但等我更深地接触了举重之后,事实上我是比较喜欢它的(这时算是主动选择了)。我做动作的时候,感受杠铃从地面举到额头的时候跟我很贴合,想让它如何举它就能如何举,那种感受我很喜欢。而且孩子子长得也比较快,我觉得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在突破自己,很有成就感。固然我们湖南举重很厉害,师姐前辈们给我们做了很大的榜样,所以我当时就一直在想着要突破她们。跟她们比赛,我的成绩进步得特别快,所以越来越多体味到举重给我带来的快乐和乐趣。因为周围的师姐、教练、老师都对我很好,我觉得很开心。

责任:“我希望举重整个项目都能进展得好,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关注它。”

体坛:刚才提到在那个级别上你是中国奥运史上首个实现卫冕的,作为一个举重人,你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现在有没有什么变化?

侯志慧:会有变化。之前可能会想着个人比较多,想把个人练到最好(就行了)。现在的话,我希望举重整个项目都能进展得好,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关注它。也希望大伙儿无论练什么项目,都能多多参与到体育当中。因为现在孩子玩手机比较多,体态不正确或者脊柱侧弯的事情也有。所以我希望他们在好好学习的并且,可以参与到体育项目运动当中,感觉到快乐。

体坛:现在不少人都会健身,举哑铃是很基础的练习,但那个跟你们练举重作为竞技体育追求的目标不同,你会给这些健身的朋友什么样的建议呢?

侯志慧:我觉得他们依然首先要有正确的动作模式,因为正确的动作模式之后就会减少伤病,要紧是避免伤病。

体坛:最后一个咨询题,举重对你来讲意味着什么?

侯志慧:事实上我自己也想过那个咨询题,想了很久。因为举重有时候让我很痛苦,有时候又让我特别开心。痛苦的过程可能是在训练当中有伤病,或者很想去努力举好但举不到,会给自己很大压力。但它也带给我荣誉和成就感,所以举重有两面性,自己只要去看它好的那一方面。我觉得举重意味着我的整个青春,我的青春全部在举重上面了,所以它对我来讲是人一辈子很重要的一部分。具体有什么意义我讲不上来,但假如不练举重会很难。

来源:体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