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未来的节气是什么

时间:2022-10-07 16:20:46 推荐 760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不少人认为立冬就代表着冬天确实到了,事实上立冬后的节气时我们更能感觉到冬季的到来,下面大伙儿就和腾阅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立冬未来的节气是什么,立冬节气的由来。

立冬未来的节气是什么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每年11月22日23日,视太阳到达黄经240°时为小雪,也是天蝎宫和人马宫的分界点。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10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古籍《群芳谱》中讲:“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二十四节气解》中讲:“雨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小雪”节气间,夜晚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北偏西(相当钟面上的10点钟)。每晚20:00未来,您若到户外观星,可见北斗星西沉,而“W”形的仙后座升入高空,她代替北斗星担当起寻找北极星的坐标任务,为观星的人们导航。四边形的飞马座正临空,冬季星空的标识——猎户座已在东方地平线探头儿了。

进入该节气,中国广大地区东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严寒,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如今阳气上升,阴气下降,而致乾坤不通,阴阳不交,万物失去生机,乾坤闭塞而转入严冬。黄河以北地区会浮现初雪,提醒人们该御寒保暖了。

立冬节气的由来

春秋阶段,人们用土圭(立杆测影)测量日影长短。日影最长、太阳移到最南端一天,定做冬至。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差不多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能够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对“立冬”的理解,我们还不能仅仅停留在冬天开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一样,是建立、开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简单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讲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完整地讲,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严寒的意思。

来源:腾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