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非车险“报行合一”出台有望推动业务费用率优化 看好头部险企市场份额提升

时间:2025-10-15 16:09:01 推荐 652

中信建投指出,10月1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按照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非车险领域经营不规范、非理性竞争等问题,重点在优化考核机制、规范产品开发使用、规范保费收入管理、强化市场行为监管、推动改进非车险承保理赔服务、发挥行业组织支撑服务作用六个方面强化要求,能够有效促进非车险业务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提供更加充分有效的保险保障。“报行合一”在非车险领域的实施有望推动非车险业务费用率优化、承保盈利水平有望改善。头部财险公司凭借其在品牌、风控、规模等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而有望相对受益,看好头部险企市场份额提升。

全文如下

中信建投|非车险“报行合一”出台,有望推动业务费用率优化

证券:过去两周成交量环比小幅持续上升,政策与市场情绪依旧提供了强力支撑。保险:非车险“报行合一”有望推动费用率优化和承保利润改善,行业马太效应预计进一步强化。香港市场及港交所观点:美联储降息背景下,港股市场流动性宽松,关注非银板块向上弹性。多元金融:消费金融行业处于政策红利+与技术红利的双重驱动期,把握消费金融行业β与龙头公司α共振机遇。

证券:过去两周成交量环比小幅持续上升,政策与市场情绪依旧提供了强力支撑。10月9日至10月10日两日间,两市股票日均成交额23,953.39亿元,与节前一周环比+3.55%,同比-6.04%。截至10月9日,两融余额24,455.47亿元,较上周末+1.93%,占A股流通市值2.51%,与上周末小幅增加0.02pct。IPO发行方面,按发行日统计,9月共上市11家企业,募资118.56亿元,同比+126.68%。再融资方面,9月企业股权再融资规模合计430.96亿元,同比+598.90%。根据Wind的统计,截止10月10日,我国公募基金净值规模实现35.21万亿元,较年初+9.01%。

保险:2025年10月1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按照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非车险领域经营不规范、非理性竞争等问题,重点在优化考核机制、规范产品开发使用、规范保费收入管理、强化市场行为监管、推动改进非车险承保理赔服务、发挥行业组织支撑服务作用六个方面强化要求,能够有效促进非车险业务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提供更加充分有效的保险保障。“报行合一”在非车险领域的实施有望推动非车险业务费用率优化、承保盈利水平有望改善。头部财险公司凭借其在品牌、风控、规模等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而有望相对受益,看好头部险企市场份额提升。

香港市场及港交所观点:美联储降息背景下,港股市场流动性宽松,关注非银板块向上弹性。10月以来港股市场有所调整,恒生指数-2.10%,恒生科技指数-3.18%,香港市场整体跑输MSCIWorldIndex的-1.60%。资产端,截至10月10日港股整体市值为49.96万亿港元,较9月底+22.29%。资金端,10月以来港股成交活跃度有所下降;ADT为2292.18亿港元,环比-27.63%。

保险行业观点

板块表现:9月29日-10月10日期间,本周中信保险II指数涨跌幅0.94%,跑输中信非银金融指数(3.39%),跑输沪深300指数(1.47%),跑输上证指数(1.80%)。

负债端:2025年10月1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按照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非车险领域经营不规范、非理性竞争等问题,重点在六方面强化要求。一是优化考核机制,推动财产保险公司非车险业务经营理念,由追求规模、速度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二是规范产品开发使用,强化保险费率管理,严格执行经备案的保险产品,推动非车险产品的使用符合备案内容。三是规范保费收入管理,要求财产保险公司完善信息系统、健全内控机制,从源头严格财务管理。四是强化市场行为监管,对未按照规定使用经备案条款费率,编制或提供虚假报告、报表、文件、资料等行为,依法采取监管措施或实施行政处罚。五是推动改进非车险承保理赔服务,提升服务便捷性,增强保险消费者获得感。六是发挥行业组织支撑服务作用,有序推动非车险标准化建设,为提升非车险经营质量和监管实效提供有力支撑。

资产端:截至2025年10月10日,沪深300指数较上年末上升17.33%。9月29日-10月10日期间,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5.75BP至1.8206%,Wind房地产指数本周累计上升2.26%,Wind央企指数本周累计上升2.57%。

估值:当前P/EV估值友邦1.35x、平安0.66x(A股)/0.59x(H股)、太保0.56x(A股)/0.46x(H股)、国寿0.73x(A股)/0.37x(H股)、新华0.66x(A股)/0.46x(H股)、太平0.30x;中国财险2025年P/B为1.29x,众安在线P/B为1.15x。

投资建议:当前利率水平下,上市险企估值安全边际充足,建议把握配置机会。近期长端利率有所上行,有利于缓解险企配置压力,并且我们认为当前估值水平过度反映了低利率对险企未来投资收益的压制,并且上市险企积极增配高股息策略来对冲利率下行对净投资收益率的冲击。我们认为当前上市险企估值水平仍处于低位,长期安全边际充足。

低利率环境下储蓄险需求旺盛,叠加围绕产品、渠道的一系列“反内卷”政策组合拳引导市场良性竞争,头部险企市场份额提升路径清晰。渠道端来看,“报行合一”政策压降费率竞争空间,银保渠道价值贡献能力显著提升,供给端来看头部险企银保渠道布局力度加大,需求端来看头部险企在品牌、增值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在“报行合一”后进一步凸显。此外,随着“报行合一”政策在非车险的落地实施,有助于推动非车险费用率优化和承保盈利水平改善。产品端来看,预定利率下调和动态调整背景下,预计产品预定利率竞争空间有所压降,而且政策引导险企按长期可持续原则合理设置万能险结算利率水平和分红险红利发放水平,防范以激进产品收益促进产品销售带来的潜在风险。整体来看,头部险企在渠道端和产品端的竞争优势均有望进一步强化,看好头部险企市场份额提升打开未来长期增长空间。

市场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资本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宏观经济的波动、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投资者情绪的波动,都可能引发股价变动,或对券商、保险公司等机构的估值造成影响,而非银金融行业的业绩受市场价格和交易量的影响较大。

企业盈利预测不确定性:证券、保险行业的盈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报告针对行业估值、业绩的预测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此外行业内部竞争的加剧也可能导致预测结果出现偏差。

技术更新迭代: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金融机构不断跟进并适应技术变革的步伐,然而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加快也带来了高昂的研发投入和人才培训成本,可能增加券商及保险公司经营成本,同时技术创新的爆发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文章来源:人民财讯)

来源:东方财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