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暑大作战!全国吃冰指数地图来了 南方超十省份需加冰横扫酷热
眼下,我国南方地区正在记忆持久的高温桑拿天。今起三天(7月5日至7日),高温将盘踞在江淮、江南、华南等地,妨碍范围逐渐扩大,上海、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很多地点体感温度可达40℃以上,出门宛然进蒸笼,急需冰爽美食消暑。中国天气网非常奉上全国吃冰指数地图,看你家横扫酷热需要全冰、半冰依然少冰。
南方多地高温桑拿超长待机江浙沪等地需加冰冷饮消暑
随着长江中下游一带降雨宣告结束,南方多地开启高温桑拿模式。今起三天,江南、华南、江淮等地将记忆持久闷热高温天,35℃以上的高温范围将逐渐扩大,江浙沪、安徽、江西、福建等地成为热力中心,加之空气湿度较大,部分地区体感温度可达到甚至超过40℃,酷热难耐。
从中国天气网发布的全国吃冰指数地图来看,今天,江淮、江南、华南等地将浮现大范围35℃以上的高温天气,上海、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江苏南部、湖北东南部、湖南东部等地很多地点最高气温将超35℃,体感温度普遍在37℃以上,部分地区可达到甚至超过40℃,上述地区小伙伴们能够安排全冰冷饮消除酷热。
海南、广西和广东大部、湖南西部等地将维持蒸烤模式,体感温度多在35℃以上,热力十足,想要解暑不妨试试在冷饮里加半冰,入口瞬间解锁清凉。
新疆中南部、黑龙江西部、内蒙古东部等地晴朗天气居多,上述地区最高气温普遍在30℃以上,天气干热,冷饮加少冰就足以降温。
而华北、黄淮、东北多地在雨水的打压下,热意不显,尤其是吉林、黑龙江南部、山西北部和南部、陕西南部、云南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在25℃上下,十分清凉舒适,饮品加不加冰全看个人喜好。
明天,福建中南部、江西南部等地均从冷饮全冰区退出,加入半冰区。与此并且,随着北方降雨明显缩减,华北、黄淮高温增多,河北中部部分地区天气酷热,需要冷饮加全冰解暑,河北南部和天津等地能够安排半冰冷饮享清凉。
后天,南方大范围高温仍将持续,酷热天气的区域达到最大,湖北西部、广东中北部、广西北部、湖南北部以及重庆等地热力升级,冷饮能够加满冰量。在北方,华北、黄淮等地降雨再度增强,陕西、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山东中部、河北中南部以及天津等地体感凉快很多,上述地区能够选择冷饮少冰或不加冰。
炎炎夏日过度贪凉易伤身这些吃冰误区需避开
火热的夏天里,各种冷饮和冰镇食品成了许多人的心头好,一口冰凉下肚,躯体瞬间就可感觉到一丝清凉。但吃冰并非人人适合,过度贪凉还会引起躯体不适,一起来看看这些误区你中招了吗。
误区一、冰水更消暑
天热时来一杯冰水,感受躯体的暑气都降了一半。喝冰水的确能够短暂体验到凉爽,但为了维持体内温度,躯体会释放更多热来平衡喝冰水而降低的体温,不能达到真正的消暑目的。建议少量多次补充温水,更利于躯体吸收水分。
误区二、人人都可吃冰
一到夏天,果茶、奶茶、冰淇淋和冰镇西瓜等冰爽美食深受大伙儿的喜爱,但这些并非适合所有人。例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管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差,吃冰会导致血管遇冷骤然收缩,可能浮现不适症状。患有肠胃方面疾病的人假如吃冰会刺激肠胃黏膜,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误区三、冰镇水果当正餐
天气炎热胃口下降,有些人认为用冰镇水果代替正餐,既补充维生素又能减肥。但是水果营养成分单一,且含有大量果糖,无法满足人体需求,长期以水果当正餐,反而可能引发血糖升高、体重增加等事情。建议冰镇水果先放在室温下“出出汗”,放在两餐之间吃为宜。
误区四、大汗淋漓可吃冰降温
大汗淋漓时体温较高、血液循环快,吃冰会导致血管忽然收缩,引发头痛、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建议如今先在通风阴凉处补充温水,待躯体自然降温后再适当吃冰。
中国天气网温馨提示,除了吃冰,夏天消暑的办法还有不少,例如开空调和电扇、洗温水澡、进行水上活动等,假如选择吃冰,建议大伙儿操纵好量,不要过度贪凉,享受躯体清凉的并且,也保护好肠胃健康。(策划/杜冰冰设计/刘红欣数据支持/董静舒周雅娟沈雨旸)
来源:中国天气网